
社会体育系简介
社会体育系是湖南体育职业学院下属系部之一,于2004年6月正式成立。下设社会体育专业、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国际标准舞专业三个专业,现有在校生1056余人,校内专任教师29人,是学院四系一院学生人数最多的系部。
系部秉承“立足体育,服务社会;立足湖南,走向全国”的办学理念,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系部通过近十年的建设与发展,收获了累累硕果:
★2007年系党支部被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委授予“湖南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荣誉称号;
★2008年社会体育专业年立项为湖南省“十一五”重点项目高职精品专业建设;《网球》课程立项为精品课程建设;
★2009年社会体育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
★2010年系部被湖南省直属机关妇女工作委员会授予“巾帼文明岗”光荣称号。
★2011年社会体育专业立项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2012年社会体育专业建设成为湖南省职业教育精品专业,专业核心课程《网球》建为湖南省职业教育精品课程;
★2013年社会体育专业立项为湖南省“十二五”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高职特色专业;
★2013获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2013获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的2009---2012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2014年社会体育专业建设成为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2014年社会体育专业成功作为为国家级社会体育资源库备选库名单;
★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成功申报健身运动与管理专业(2016年更为现名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
★2016年社会体育专业建设成为湖南省“十二五”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高职特色专业;
★2017年社会体育专业国家级专业教学标准由湖南体育职业学院牵头制定,现已通过教育部验收;
★2017年,由王一蓉老师主持的“‘学研训赛产’五环相扣的人才培养理念指导下的社会体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课题立项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2018年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国家级专业教学标准由湖南体育职业学院牵头制定,现已通过教育部验收;
★2018年,由王一蓉老师主讲的《运动解剖生理学》课程立项为湖南省职业院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2018年,由魏华祝老师主持的“‘学产研训赛’五环相扣的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高职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研究“课题立项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
★2020年,由魏华祝老师主讲的《健身教练》课程立项为湖南省职业院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2021年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评为湖南省高等职业学校优秀人才培养方案;
★在金苹果2021全国高职专业竞争力排行榜中(包括1488所高职院校的735个专业),健身指导与管理专业排名第二,社会体育专业排名第三;
★2022年,社会体育专业群立项为湖南省楚怡高水平专业群A类......
系部按照“学校教师员工化,企业专家教师化,教练员教师化”的建设理念,“校、企、行”三方联动,现已建成了一支由教学能手、高水平教练员和健身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兼结合、德技双馨的教学团队。
社会体育系现有校内专任教师29名,其中,教授2名(刘锡梅、王一蓉),副教授4人(王建平、王媚娥、郭剑、魏华祝),副高及以上职称占20.68%;省级优秀教师1人(刘锡梅)、省级青年骨干教师2人(王一蓉、魏华祝)、国内高级访问学者各4人(王一蓉、郭剑、魏华祝、祝彩)、教育部1+X运动营养咨询与指导项目培训导师兼考评员2人(魏华祝、黄威昊)。校内兼课与兼职教师30余人,均由行业企业专家组成,其中,周志宏教授为全国体育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的全国体育高职系列教材编写组组长;刘锡梅教授为省优秀教师、田径国际级裁判,湖南省体育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同时还聘请了耐克首席培训师孙悦、阿迪达斯首席培训师袁睿超等行业专家以及奥运冠军龚智超的教练唐辉等国家级教练作为专业客座教授。
系教师团队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省级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主持与参与国家级和省级课题3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发行教材与专著8本,编写校本教材11本。建成了湖南省职业教育精品课程1门(《网球》课程),湖南省职业院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运动解剖生理学》——王一蓉老师主讲、《健身教练》——魏华祝老师主讲);院级精品课程13门。
近几年来,系部先后与北京中体健身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一兆韦德健身管理有限公司等省内外3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现建有3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这些校企合作基地运行良好,已成为专业教学的有效延伸,为专业教师赴企业锻炼和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了有利条件,疏通了就业渠道。
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健全校企合作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三年,学生有500余人次在各种运动竞赛中获300余个奖项,其中在国际比赛获5项第一名,3项第二名;在全国比赛获12项第一名;在省级比赛获80余项第一名,40余项第二名,100余项第三名。
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与对口就业率均达95%以上,起薪点明显高于一般专业及省内其它高职院校同类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起薪水平。他们活跃在专业的各个领域,在各自的岗位上迅速成为企业骨干和行业的中流砥柱,用自己的专业专长服务于社会,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目前本系各专业学生的就业基本处于预就业状态,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